有人喊为编辑减负!你同意吗?
出版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迫于尚有改善空间的经济考核指标等原因导致的出版产能过剩,出版业表现为品种过多,客观上产生了海量文字,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编辑的承受力,严重影响了编辑综合素质的提高。编辑工作是出版的中心环节。为编辑减负,才有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可能,也才能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
出版需要高质量发展
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从粗犷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社会发展同步,出版业也经历了从复苏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据《中国出版年鉴》显示,从出版机构数量看,1980年全国有出版社192家,2010年增至581家;从出书品种看,1980年出书2.1621万种,2016年增至49.9884万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年出书总量都在50万种左右,导致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同质化出版的现象比较严重,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没有生命力的“翻过即扔”的图书比比皆是,书多好少,图书总量严重过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出版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指出:“我们号称出版大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出版业,近些年每年出版图书产品50万种……但是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相对较少。中国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智慧、思想和精神产品这方面还远远不够,每年影响世界的100本图书或25本图书,至今没有中国出版的图书……中国出版在国际上的真正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意识对出版发展谋篇布局,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点和发力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寻求超越自我的路径,这是大趋势,每一次升级就是一次程度不同的进步。
编辑成了“编稿机器”
出版的低质量状态,表现在方方面面,这里略举几例:
“
有的地方出版社对教材教辅依赖度较高,教材教辅甚至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离开了教材教辅,立刻面临生存危机。
“
有的出版社做太多合作出版的书,或与单位合作,或与个人合作。因为出书者同时又是投资方,有时出版社不得不降低出版标准,迁就合作方的要求。这样的图书,有的是行业用书,有的读者面非常窄小,根本没有市场潜力和销售空间。其中很多图书,出版之日就是消亡之时。
“
有的出版社广种薄收,以品种谋优势。但大多品种读者认可度偏低,重印率不高。
上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图书品种与文字总量大大超过了编辑的承受力。有的出版社,从助编到编审20个人左右,可是一年出书要五六百种;有的编辑一人一年责编六七百万字的图书。海量文字极大地消耗了编辑的精力。为了完成海量文字的编辑任务,许多编辑加班加点是常态。现在的工作量多到让编辑喘不过气,上班看稿,下班看稿,常常要忙到夜里十一二点,累得头昏眼花,第二天又是奋战的一天。真正是“白加黑、五加二”。长年累月地加班加点,严重影响了编辑的身体健康。在编辑岗位上的同志,十之七八,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对编辑人力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编辑因过度劳累而降低了工作质量,或是转岗,或是提早退出职业队伍,这是对编辑生产力的损害。编辑只是、只能做“技工”的工作,出版物的质量可想而知;只有“技工”,是支撑不起高质量的出版大厦的。没有时间和精力打磨精品。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以致不少编辑不会策划选题、不会审稿、不会把关,做优质、精品图书更是找不到北。这种状态下,不仅文字质量无法保障,内容质量更无从谈起。
为了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也有必要为出版主体的编辑减负。
对经济考核指标应重新审视
给编辑减负,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应该是真正的经济指标上的减负。是否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出版大环境或增或减不断调整考核指标?要求出版社利润逐年增长,有的甚至要求两位数增长,这是不是科学的和可行的?所有这一切,都应该重新审视。
出版是赚不了大钱的。现在,有的出版单位为了强调社会效益,在考核指标上增加社会效益所占的百分比。这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对经济效益的总收入、利润要求不变,甚至依然逐年增加。这样的所谓增加社会效益的百分比的调整,并没有实质性变化,经济压力没有减轻。
考核指标是指挥棒,指标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如果对出版社和编辑的考核是建立在编辑总量之生产能力的可承受范围,图书品种总量应该调整到合理的区位,编辑的文字量也应减少到可承受的范围。如此,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对出书品种与文字量的科学掌控,将成为可能;编辑的解放,也有了基本前提,从而有了提升综合素质的空间与可能性。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作为意识形态的承载体,我们应该在推行出版产业化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关注其非产业的精神属性。
为编辑减负才能培养高素质编辑
出版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需要顶层设计以及出版单位的总体规划等等。但是,出版的核心工作是编辑工作,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主体,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要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素质的编辑。
从图书出版的基本程序可以看出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选题的发现、挖掘、创新、完善,对书稿内容的把握与提升,编校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运用能力、宣传推介能力、内容资源的全面开发、多平台传送等等,均高度依赖能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与新时代同步的高精尖的编辑人才队伍,从而保障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和传播质量。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这要求编辑每时每刻都要处在自我充电的状态。要学习新思想,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知晓新趋势,运用新技术。这一切,都要通过读书学习才能获得。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一个编辑,三日不学习,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做好编辑工作,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第一,编辑需要有时间思考,没有思考,怎么会有好的选题?第二,编辑需要调研,现在工作排得满满的,甚至没有出差的机会,怎么接触作者?编辑如果都没有时间出去与作者务务虚、聊聊天,探讨一些问题,实实在在的选题会从天上掉下来?除了作者以外,编辑还要调研市场,我们做的产品往哪里去?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我们做什么与往哪里去都成了问题。第三,编辑需要阅读。编辑不读书或是没有时间读书,就好比运动员没有时间训练。编辑阅读要求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既要政治学习,又要业务充电;既要研究固有与潜在作者的著述情况,更要了解出版界的最新动态;既要不断提高人文素养,还要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技能与技术……总而言之,与出版社要升级、要高质量发展一样,编辑的知识也需要不断升级,要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新思维、新思路,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方法。
编辑工作与作者着书立说有共同之处,都是复杂的精神活动。编辑是精神产品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我们固然要讲经济效益,但对于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来说,我们出的书可以少一点,但要好一点。与其出版一堆只印一版的没有生命力的书,不如精心打磨几种能不断重印的有长远生命力的书。
只有为编辑减负了,编辑有了相对闲暇的时间,才能激活头脑,才有思想的灵光,也才有可能与作者互动,了解图书市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开发出优质选题,出版优质图书。
出版高质量发展,不就是多出好书、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图书吗?没有编辑的全面发展,没有编辑综合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有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出版单位要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初审:陈 麟
复审:张维特
终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